让民生底线更牢底色更暖——记“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湖南省岳阳市社会救助局
发布者: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-05-01
本报记者王铭通讯员吴伟
北枕长江,南纳四水,革命老区岳阳市既是湖南对外开放的“桥头堡”,也是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。近年来,岳阳市社会救助局(岳阳市民政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)通过建强保障机制、凝聚社会力量、筑牢基层基础,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,兜牢了民生底线,更筑牢幸福之基,被党中央、国务院授予“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称号。
尽好兜底之责
兜底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制度安排。除了为兜底保障任务的实现提供制度和机制支撑以外,岳阳市还从精准核定、精准施策、精准救助入手,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,确保“不漏一户、不落一人”。2017年以来,岳阳市社会救助局组织全市社会救助领域的干部精锐尽出,通过入户走访、摸底排查农村贫困对象14.4万人次,做到贫困人口主动发现、主动施救;累计发放农村低保、农村特困供养资金20.8亿元,协调对接教育、住建、卫计等职能部门为农村低保对象、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解决“三保障”问题3333个,兜牢兜实6.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生活;充分发挥临时救助“救急难”作用,累计救助53.7万人次,发放救助金4.36亿元,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。
2015年以来,岳阳市社会救助局还直接负责了4个村的驻村扶贫工作,承担了10多个乡镇的联点督查和挂牌督战帮扶任务。这期间,发动全市民政系统的87个基层党支部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,通过“点对点”精准“滴灌”,定期指导脱贫攻坚兜底保障、残疾人帮扶、农村养老服务等工作,累计帮助2440户、6743名贫困群众顺利脱贫。
注重长效脱贫
扶贫先扶“志”与“智”。岳阳县张谷英镇大明山村是一个典型的偏远山村,三年前这里只有1个一至三年级的小学教学点,孩子们从四年级开始就要去16公里外的镇里就读。慢慢地,村里多了一支“陪读大军”。2018年,该局扶贫工作队进驻大明山村后,和后盾单位一起建成了大明山村东方红小学。2019年9月1日,学校正式开学后,解决了2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就近入学问题。
要实现高质量脱贫,关键在于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,关键在于兴旺乡村产业,保障农民持续增收。大明山村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,村里成立了“豪坑香菇合作社”,将设备齐全的厂房租赁给种植大户,村集体每年收租金后分配给贫困户。年底,每户能获得分红2000元,村集体每年增收10万元左右。村里还建成80千瓦光伏发电站1座,村集体每年能增收8万元左右。扶贫工作队鼓励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用好金融扶贫政策,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申请小额信贷40万元,共有13户贫困户通过小额信贷增加了养殖收益,家庭收入得到了稳步提升。
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,岳阳市社会救助局还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,探索建立社会化、常态化的长效帮扶机制。社会救助局联合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发出倡议,动员全市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,履行社会担当,服务全市脱贫攻坚大局。2016年至2020年,先后组织456个社会组织党支部、1200多家社会组织开展产业扶贫、智力扶贫、捐赠帮扶、志愿服务等脱贫攻坚活动3100余场次,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300多万元,惠及38万多名困难群众。还发动25万名志愿者和专业社工投身脱贫攻坚工作,开展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9000多场次。
同时,社会救助局联合市县慈善组织常态化开展“爱心点亮童年——关爱困境儿童”“生命助力”“守护天使,播撒希望”“益起童行”“爱心改变命运”“大病医疗救助”等公益扶贫活动,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2020年“99公益日”期间开展的“善行岳阳,扶贫有爱”活动,发起扶贫项目33个,3天募集善款1041万元。据统计,2017年以来,岳阳市累计募集1.19亿元慈善资金用于脱贫攻坚,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、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幸福指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。该局还打好“政策牌”“数字牌”“技术牌”“服务牌”,投入扶持资金950万元,探索“地理标志+产业+X”融合经营模式,推动联点村产业发展。同时,以数字经济消费需求激增为契机,搭建微端“社交菜市”,帮助联点村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,累计配送农产品超5万单、2万余吨。组织技术专家下沉基层,为贫困户开展“一对一”技术服务,帮助解决各类技术问题300多个。
(来源:中国社会报2021.4.30)